Image 1 Image 2 Image 3 Image 4 Image 5 Image 6

书法

  中国书法是一种很独特的视觉艺术, 但是这种独特性并不妨碍不认识中文字体的人欣赏中国书法。 汉字是中国书法中的重要因素,因为中国书法是在中国文化里产生、 发展起来的,而文字是中国文化的基本要素之一。以文字为依托, 是中国书法区别于其他种类书法的主要标示。

 书法是中国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表现形式是依附于汉字的艺术,而汉字属于表意文字,笔划的组合变化多端, 与其他民族的拼音文字相比较,汉字更富于造形性。加上汉字书法不仅有一套完整的笔法(点、横、撇、竖、钩等),更加有一套成熟的审美体系。依循汉字的结构规律,变化组合,就可以表现出千姿百态的书法艺术,创造出不同面貌和情趣的美感。

Image 1 Image 2 Image 3 Image 4 Image 5 Image 6 Image 7 Image 8

武术

  中国武术主要内容包括搏击技艺、暗器射技、格斗理论与战法、实用功法。搏击技艺包含徒手搏击技和武器格斗术。实用功法蕴含保健功法及实战功法,理论部分则是来自前人之武术经验和拳谱记录。中国武术往往带有思想冶炼的文化特征及人文哲学的特色、意义,对现今中国的大众文化有着深远影响。

 中国有着悠久的武术传统,包括数百种不同的风格。在过去的两千多年里,已经发展出许多独特的风格,每一种都有自己的一套技术和理念。中国武术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来区分它们:例如外家拳和内家拳。中国武术也可以按位置分类,如北拳和南拳。

Image 1 Image 2 Image 3 Image 4 Image 5 Image 6 Image 7 Image 8

中医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跌打、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的传统医学。

 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中国于2017年颁布了首个《中医药法》,对中医行业、中药、问诊方式、中医原理、参照医书、教学方法都一一做了详细的规范。

Image 1 Image 2 Image 3 Image 4 Image 5 Image 6

京剧

  京剧(又称京戏),北京旧称北平,因此在中华民国曾有一段时间又被称为平剧,是中国戏曲剧种之一。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布全国。京剧在十九世纪中期融合了徽剧 和汉剧,并吸收了秦腔、昆曲、梆子、弋阳腔等艺术的优点,在北京形成的。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京剧的腔调以西皮和二黄为主,主要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

 京剧的表演形式主要可归纳为“四功五法”,其中四功乃“唱念做打”。剧的唱腔以二黄腔和西皮腔为主。二黄有正二黄与反二黄之分,板式有导板、回龙、慢板、慢三眼、中三眼、快三眼、原板、散板、摇板、滚板等。西皮腔板式有导板、板、慢三眼、快三眼、原板、二六、流水、快板、散板、摇板等。

Image 1 Image 2 Image 3 Image 4 Image 5 Image 7 Image 8

  茶文化发源于中国,普遍认为茶树发源于四川或云南,历史上是中国南方,日本,东南亚北部,朝鲜半岛南部等湿润丘陵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

 通过茶马古道的发展,茶也因此传入藏区,在11世纪时所形成的跨越青藏高原的贸易路线。 十七世纪茶被带进欧洲,随后传遍世界。布拉干萨的凯瑟琳嫁给英格兰国王查理二世,带动整个英国贵族社会的饮茶习惯。中国茶艺由于经历多个时代,而各时代、各地域又发展出不同风格的茶艺,因此类型、流派众多,仪式化的茶艺以瀹茶法可分为煮茶艺、煎茶艺、点茶艺、痷茶艺等,各大类中又可依茶具、品饮方式、精神思想等再分为小类。同样的技法用于各流派中又产生不同的变化。

Image 1 Image 2 Image 3 Image 4 Image 5 Image 6 Image 7 Image 8

瓷器

  中国瓷器不仅在古代宫廷中大量被使用,从东南沿海里发现的南宋古沉船中,可以发现当时已经陶瓷器已被作为主要贸易品之一,并出口至亚洲、伊斯兰文化圈、以及欧洲各国,其对中国的象征意义,可与丝绸齐名。中国陶瓷的工艺也在悠久的国际贸易中逐渐转播到全球各地,对世界陶瓷生产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陶瓷的精密制造技术和悠久的历史传统在世界范围内绝无仅有,其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是人类物质文化史上的重要研究对象。在不断接受西亚等外国美术的影响中,中国陶瓷保持着独一无二的特色和极高的技术水准。在朝代频繁更替的中国悠久历史长河中,中国陶瓷的传统得到了固守,形成了一部连续一贯的陶瓷发展史。

Image 1 Image 2 Image 3 Image 4 Image 5 Image 6 Image 7 Image 8 Image 9

汉服

  汉服,泛指汉人的服饰,也是一种中国朝代服饰以及相对于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的汉人服饰的概念。 历史上,日本的和服、朝鲜半岛的韩服、越南的越服、琉球的琉装等皆受到中国王朝服饰体制及汉人服饰的影响。

 古代中国服饰的基本款式,主要可分为礼服、吉服、常服、便服等。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式(上下分开,上身着短衣,下身着裙)、上下连缀式(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上衣下裤式、上下通裁等类型。

Image 1 Image 2 Image 3 Image 4 Image 5 Image 6 Image 7 Image 8

围棋

  围棋是一种策略棋类,使用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棋子进行对弈。起源于中国,中国古时有“弈”、“碁”、“手谈”等多种称谓,属琴棋书画四艺。相传围棋大约在公元前2300年左右由尧帝发明,他的儿子丹朱骄傲自满,暴躁任性,因此尧帝便发明围棋来陶冶儿子的心性。

 当代中国围棋规则承继明清规则,仍称为数子法。不过,此数子法非彼数子法:从南北朝的《敦煌棋经》到唐、宋、元、明、清,中国古棋一脉相承,为纯粹的数“子”法;而民国以来的中国数子法实为“子空皆地”的规则。

Image 1 Image 2 Image 3 Image 4 Image 5 Image 6 Image 7 Image 8

剪纸

  中国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有人认为剪纸的前身可追溯到汉唐妇女使用金银箔剪成方胜贴在鬓角为饰的风俗。而贴在窗户上的剪纸又称窗花。

 由于开风日盛,年轻人多数谋生在市,目下擅长剪纸的多是边村远城中的老年妇女,随着她们的逝世,剪纸艺术日渐濒临消亡。相关人士正在努力挽救,一面收集各地的创作以充库存,另议为剪纸艺术创造一个商品化的环境,使它能够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以望推陈出新,发扬光大。

Image 1 Image 2 Image 3 Image 4 Image 5 Image 6 Image 7 Image 8

刺绣

  刺绣是针线在织物上绣制的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同时,刺绣与养蚕事业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刺绣又可以称为丝绣,并且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与使用蚕丝的国家。根据考古发掘的实物证实,刺绣在中国至少二三千年历史。

 中国刺绣主要有:苏州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和广东的粤绣(广绣、潮绣)四大名绣。此外,还有北京的京绣、温州的瓯绣、开封的汴绣、上海的顾绣和苗族的苗绣,产地不同,风格各异。